知識分享

蛋白質簡介

熱量與營養素
蛋白質是生物體細胞的重要成分,生物體約 50% 的重量都是蛋白質。以人體而言,人體的肌肉、骨骼、毛髮、牙齒,甚至指甲等組織的重要成分都是蛋白質。

蛋白質的主要功能

  1. 建構與修補細胞組織:蛋白質廣泛存在於體內的各種組織器官中,例如皮膚中的膠原蛋白、毛髮中的色素蛋白、肌肉中的肌紅蛋白以及骨骼中的軟骨蛋白聚糖等,蛋白質是這所有的組織器官的主要成分,在整個生命期,這些組織都必須依賴蛋白質才能不斷地置換體細胞,維持正常的生命功能。
  2. 免疫功能抗體的主要成分:身體中的抗體使人具備免疫能力,而蛋白質是抗體的主要成分,如果我們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使抗體合成量充足,自然能幫助身體對抗疾病。
  3. 參與體內生化反應:蛋白質是酵素的重要成分,充足的蛋白質攝取,可幫助人體各種生化代謝過程的進行,避免生化反應受阻而使人體產生疾病。
  4. 維持血液的滲透壓與酸鹼度:
    • 蛋白質中的白蛋白有助於維持身體內外水分的平衡,以避免發生水腫的現象。
    • 血漿中的血漿白蛋白會與血紅蛋白共同維持血液的滲透壓。
    • 胺基酸具有酸鹼性,有助於維持身體內酸鹼系統的穩定度。
  5. 特定賀爾蒙的重要成分:人體中有些賀爾蒙是由蛋白質所組成,例如抗利尿激素、催產素以及維持正常血糖值的胰島素等。
  6. 提供能量:蛋白質是一種潛在能量來源,每一公克蛋白質可以提供 4 大卡的能量,當人體熱量攝取不足時,肌肉中的蛋白質就會分解以補充不足的熱量。
蛋白質分類:不同的蛋白質有不同的生理作用
  1. 核蛋白質:核蛋白是與核酸(DNA、RNA)有關的蛋白質,核蛋白質記錄生命的的特徵,並將這些特徵轉錄複製或遺傳至其他蛋白質已定役期特性,可說是含有所有蛋白質的合成藍圖。
  2. 催化蛋白質:人體的消化、吸收、代謝等功能中,需多酵素(酶)的成分都是催化蛋白質。
  3. 激素蛋白質:控制代謝活動的運作。
  4. 免疫蛋白質:負責人體的免疫能力。
  5. 伸縮蛋白質:可調節肌肉的伸縮,例如肌動蛋白、肌凝蛋白等。
  6. 血清蛋白質:可將營養素送到組織中,例如運轉蛋白、轉鐵蛋白、脂蛋白、視網醇潔和蛋白等。
  7. 血紅蛋白:負責運輸氧氣與二氧化碳,並參與調解血液的酸鹼平衡。

蛋白質的組成

1. 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為胺基酸,胜肽 與 蛋白質都是由胺基酸所組成的。
2. 胜肽 與 蛋白質的差別,在於分子大小的不同:
  • 當胺基酸以 2~50 個單位集結在一起就稱為胜肽(兩個胺基酸集結形成雙胜肽、三個胺基酸集結形成三胜肽,依此類推);
  • 50 個以上的胺基酸集結在一起就稱為蛋白質;
3. 蛋白質主要是在小腸以胺基酸、雙胜肽、三胜肽的形式被人體吸收。


蛋白質在人體中的旅程:

 


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最小的基本單位,分為必需胺基酸 與 非必需胺基酸:

  1. 必需胺基酸: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只能由食物中攝取的胺基酸(或人體雖然能自行合成,但合成量不能滿足生理需求,而需要額外補充者),這些胺基酸被稱為必需胺基酸,包括色胺酸、離胺酸、甲硫胺酸、纈胺酸、苯丙胺酸、羥丁胺酸、白胺酸、異白胺酸、組胺酸。
  2. 非必需氨基酸:人體可以自行合成,而且合成量足以滿足生理需求的胺基酸。

各種胺基酸在人體內的功能與作用,請參考:胺基酸的作用
 

「完全蛋白質」與「不完全蛋白質」

蛋白質根據其必需胺基酸含量,可分為「完全蛋白質」與「不完全蛋白質」

1. 「完全蛋白質」:包含所有 9 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,大部分的動物性蛋白質例如肉類、蛋類都屬於此類別。
2. 「不完全蛋白質」,是指其中一種或數種必需胺基酸可能缺乏或含量較低,大部分的植物性蛋白質屬於「不完全蛋白質」。

這樣的話,素食者怎麼辦,會不會因爲只能攝取植物性蛋白質而缺乏某幾項必需胺基酸?其實不用擔心,我們可以使用「蛋白質互補原則」!

「蛋白質互補原則」是指不同食物含有不同胺基酸,讓這些食物互相搭配在一餐的食物中,就能補足所有的必需胺基酸!

舉例來說:黃豆製品中「甲硫胺酸」含量較低,「離胺酸」含量豐富;而穀類或堅果類的食品「離胺酸」含量較低,但「甲硫胺酸」含量高。

因此「大豆蛋白」同時與「穀類」或「堅果種子」搭配食用,就可以補互補到彼此缺乏的必需胺基酸,滿足完全蛋白質需求!

另外,例如無糖豆漿加燕麥、豆腐配五穀飯這樣的組合,也都是蛋白質互補的組合!